2006年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_政府工作报告_市人民政府办公室__政府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政府工作报告
  • 索  引 号:007330010/2006-03427 分       类:
  • 发文机关:市政府办公室 发文日期:2006-04-25 00:00
  • 名称:2006年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
  • 文号:
2006年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

----- 2006年4月12日在东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东莞市人民政府市长  刘志庚

 
东莞市第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式现场

刘志庚作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十五”时期的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我市综合实力强劲扩充、城市形象迅速改变、生活质素大幅提升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始终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视察东莞的重要讲话精神,有效实施市委“一网两区三张牌”和“一城三创五争先”的战略思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主动调整,努力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积极适应加入世贸等新形势,顺利战胜非典疫情和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超额完成了市人大会议通过的“十五”计划任务和2005年预期目标,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局面。

     一、创新发展模式,城市实力显着增强

     我们努力改变以往过度依赖外源型经济、以劳务出口为主、以外延扩张为主的发展模式,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城市实力显着增强。

     综合实力显着增强。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2182亿元,比上年增长19.3%,五年年均增长20.2%,翻了1.4番,按常住人口计,人均生产总值3.3万元;财政总收入332亿元,比上年增长28.1%,五年年均增长26.2%,其中市一般预算收入104亿元,比上年增长25.8%,五年年均增长27.8%;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037亿元,五年翻了1.2番。三大产业比例从2000年的3.2:54.9:41.9,调整为1.0:56.5:42.5。在近两年国家统计局的测评中,东莞连续位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的第十二位。
外源型经济实力显着增强。大力实施“外资牌”战略,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改进利用外资方式,推动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项目招商向产业招商、圈地招商向节地招商转变。五年新签外资项目6726宗;合同和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为167亿美元、133亿美元,均比前五年增长1倍。新签大项目增加,项目平均规模扩大。五年新增10家世界500强企业来莞投资,累计达到45家。2005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744亿美元,五年翻了1.2番,其中出口总额40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3%,五年翻了1.3番。出口商品结构优化,机电产品比重从2000年的60.3%提高到70.8%,高新技术产品比重从22%提高到36.5%。

     民营经济实力显着增强。大力实施“民营牌”战略,从放宽投资领域、培育“两自”企业等方面,扶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五年新增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1.4万户,累计注册户数32.2万户、注册资金535.4亿元。民营经济逐步向科技化、外向化、集团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全市民营企业中,省级、市级民营科技企业五年分别新增277家、870家,累计分别达到296家、1100家;取得外贸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1300家;五年新组建私营集团有限公司44家。全市现有中国驰名商标5个、省着名商标74个、中国名牌产品7个、省名牌产品69个,绝大部分属民营企业所有。
  公有经济实力显着增强。大力推进公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对一般竞争性领域的535户市属企业,完成了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中心、市属资本退出为主要形式的改革,妥善安置员工3.8万人;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市属企业,改组为市属全资或控股公司制企业,促其做大做强,企业户数由2001年的11户增加到29户,资产总额由108.8亿元增加到288.6亿元;对集体经济深化改革,加强管理,2005年底全市村组两级集体总资产930.5亿元,净资产715.8亿元,可支配收入151.1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82%、87.8%、64.1%。

     科技实力显着增强。大力推进科技进步,积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科技实力不断增强。松山湖被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引进优质企业66家,合同引资67亿美元,其中10家工业企业已经投产,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等30家研发机构和科技企业投入运作。五年来,全市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新增181家,累计247家;省级、市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分别新增9个和20个,累计分别达到12个、33个,广东生益科技建成了全市首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9个镇成为省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单位。五年经国家和省市批准实施的科技计划项目1143项,获省市级科学技术奖306项,分别比“九五”增加715项、65项。200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236亿元,专利申请6694件,分别比2000年翻了2.1番和两番。东莞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科技兴市先进城市”。

  二、创新发展环境,城市魅力显着增强

     我们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努力把东莞建设成为国内外最适宜创业和居住的城市之一,城市魅力显着增强,先后赢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最佳魅力城市”、“中国内地十大最佳商务城市”、“全国城市生活质量排行榜第二名”等荣誉。

     人居环境显着改善。大力实施“城市牌”战略,如期实现“五年见新城”目标。五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68亿元,是前五年的4.2倍。建城方面,基本建成城市新区和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三位一体”的城市框架初步拉开,依山傍水的城市格局基本成型,现代化的城市功能日益增强。基础设施网络方面,建成东江大道、东部快速、常虎高速等,新增公路352公里,新改造公路211公里,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871公里,公路密度达到116.5公里/百平方公里。虎门港于2003年正式对外开放,2005年进出口货物2272万吨,累计引进投资项目24个,合同投资108亿元,报建核准的已有7个深水泊位。五年全市新增日供水能力235万吨;新增主变容量2250万千伏安、输电线路1340公里、发电能力196万千瓦。2005年完成总供电量415.7亿千瓦时,五年年均增长18.5%。建设液化天然气利用工程,市区部分地区实现联网供气。五年新增固定电话用户305.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892.7万户、互联网用户39.1万户,顺利实现固定电话号码升八位。2005年全市信息化综合指数达到71.1。整山方面,关闭采石场189家,复绿采石场65家共99万平方米;基本完成五大森林公园的建设和改造;五年市财政投入林业建设资金6.3亿元,全市林地绿化率由93.8%提高到97.2%,森林覆盖率由30.6 %提高到33.1%。治水治污方面,建成污水处理工程18项,总处理规模307.9万吨/日,2005年底全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为13.2%,市区为72%。开征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费,动工兴建16座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建成垃圾焚烧处理工程3项,总处理规模2800吨/日,全市生活垃圾处理率44.5%,市区达到100%。整治重点污染企业,全市取缔各类违法排污企业47家,关闭砖厂206家、水泥厂47家、燃油电厂2家。市区222.5平方公里实现烟尘控制区全覆盖。全市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2003年和2004年政府环保目标责任考核连续被省评为优秀。开展“四清理”,加强城市管理,提高了绿化、美化、净化、亮化水平。

     市场环境显着改善。深化体制改革,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加快建设市场基础设施,完善商业网络,连锁、会展、物流等现代流通业蓬勃发展。全市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比例五年下降13个百分点,达到4.8%,属全省最低。完善建筑和产权等有形市场,彻底放开勘察、设计、监理等市场。全面放开网吧、沐足等特种行业经营。认真开展清费治乱减负,五年取消114项收费、降低25项收费标准,每年减轻社会负担4.4亿元。实现了全市公路基本无“三乱”。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土地市场、知识产权保护等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走私贩私、骗税骗汇、违法用地、制假售假等行为,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全市安全生产形势基本稳定,取得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阶段性成效。

     政务环境显着改善。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等学习教育活动,建设为民务实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改革政府机构,2001年市政府减少7个工作部门,精简了行政编制。改革审批制度,市级行政审批事项从1174项精简到559项。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禁政府工作人员参与“黄赌毒”,严禁收送“红包”,制止铺张浪费。建立实时在线财政预算监督系统,成立市会计核算中心和市财政投资审核中心,积极推行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等改革,规范政府采购、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镇(区)财政“三集中”等制度,逐步从源头上铲除腐败滋生的条件。改革了市直单位和镇(区)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政府管理和社会服务广泛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实行市级新闻发布会和专题新闻发布会制度,进一步接受群众和媒体的监督。市政府连续两年举行“机关作风万人评”,政府机关办事效率得到提高,群众投诉有所减少。

     民主法制环境不断优化。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市政府五年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237件,提请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通过规范性文件14件,办理市人大议案72件、市政协提案903件,做到件件有回复。年年落实市长约请人大代表、会见政协委员制度。加强执法人员上岗培训,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行政执法工作。推行村(居)民自治,顺利完成了第二、三届村(居)委会民主选举。广泛开展政务公开。深入进行普法教育。调解、仲裁和法律援助工作有效加强。建立市信访督查专员等制度,落实领导包案制度,积极做好信访工作。严密防范和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加强流动人员和出租屋管理服务,健全社会治安防范长效机制,深入开展严打整治,五年破获刑事案件4.9万宗,查处治安案件7.8万宗,打掉犯罪团伙4255个,抓获犯罪嫌疑人5.6万人。
  三、创新发展能力,城市活力显着增强

     我们全面实施学习型城市创建、现代市民塑造、城市亲和力强化、城市现代传媒建设、城市文化品牌打造等工程,大力创新发展能力,城市活力显着增强,先后荣获“广东省文明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城市”、“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等称号。

     体制活力显着增强。在全省较早建立有形土地市场、采矿权市场和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全市累计招标拍卖土地使用权132宗,成交金额81亿元;出让石场开采权17宗,收回价款1亿多元;收购储备土地1.5万亩,出库利用1780亩,回笼资金5.7亿元。深化农村体制改革,2004年在全省率先免征农业税,实现农民税费零负担;现有370个经联社和1657个经济社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造,142个村委会改为社区居委会;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培育国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4家。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政府管文化、社会办文化的格局初步形成。近两年实行公益文化项目招商,签约151个项目,利用民间资金1.1亿元。组建中国歌舞团东莞分团。启动文物保护机制和文艺创作繁荣机制,成功申报一批国家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创作出《玉兰谣》等文艺精品,五年获得省级以上各类艺术奖项386个。改革医疗卫生体制,积极发展民办医疗机构。2005年底,全市合法医疗机构1105个,开放病床1.2万张,专业卫生人员2.2万人,分别比五年前增长22.9%、69.1%和1.4倍。

     现代文明活力显着增强。以“现代人、现代生活、现代城市”等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积极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提高公民文明素质,有效打造“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团结务实、勤劳奉献”的东莞精神。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五年来市财政教育总投入42.4亿元,改善了办学条件,提高了教育质量,成功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建成教育城域网和校园网,小学增设信息技术和英语教育课程。民办教育快速发展。东莞理工学院升格为本科,引进广东医学院,设立博士后工作站1个。200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4.5%,提前15年实现省提出的基本普及高等教育的目标。五年累计引进各类人才46.3万人,全市人才总量83.9万人,比2000年增长1.2倍。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十五”期间年均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为10.66‰和6.11‰,低生育水平进一步稳定,人口素质有所提高。

     就业创业活力显着增强。建立健全市、镇、村(居)三级就业服务网络,实行多项鼓励和促进就业政策,全面开展城乡统筹就业工作。2003年至2005年,累计补贴5960万元,为2.5万人提供免费或资助性技能培训,帮助4.9万人成功就业。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下。从项目、融资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市民创业,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建立东莞市留学人员创业园,入园企业40家。

     文化活力显着增强。努力塑造开放兼容的城市精神,积极推进传统与现代、沿海与内地、东方与西洋、高雅与通俗等各种不同文化的交汇融合。投入11亿多元,建成玉兰大剧院等一批高水平的文化设施。全市现有村镇文化中心80个、图书馆(室)473个、文化广场447个、电影院和影剧院49间,初步形成市、镇、村(居)三级文化设施网络。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每年举办各类文艺晚会1000多场,各类文艺展览200多次,参与人员10万人次,观众1000万人次,打造了“文化周末”、“都市彩虹”等着名文化品牌。坚持举办“东莞学习论坛”、“东莞读书节”等活动。大力发展群众性体育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莞籍运动员五年获得国际赛金牌16枚、亚洲赛金牌8枚、全国赛金牌100枚、省赛金牌269枚。东莞荣获“全国篮球城市”称号。切实保护外来劳动者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一百多万本地人与数百万外来劳动者、投资者和谐相处,共创繁荣。国防双拥、海洋渔业、外事侨务、民族宗教、档案方志、工青妇幼、统计、民政、气象、人防、打私、残疾等工作,也取得新的成绩。
  四、坚持为民务实,人民生活显着改善

     我们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连续几年组织实施民心工程,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促使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目前已经超过宽裕小康水平,正向殷实小康迈进。

     群众收入持续快速增长。2005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82元,比上年增长11.5%,五年年均增长10.1%;农民人均纯收入9842元,比上年增长8.4%,五年年均增长7.9%。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1728.3亿元,五年年均增长20.8%。物价水平基本保持稳定,居民消费水平大幅提高。200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0亿元,比上年增长17.2%,五年年均增长16.1%。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27.7%,五年下降4.6个百分点。城市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42辆,五年增加32辆。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42.7平方米,五年增加12平方米。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积极完善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等保险制度,推行农(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2005年底全市各项社会保险参保者合计962.2万人次,五年增长1.4倍。完善城乡一体化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应保尽保,城镇居民和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320元和300元。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调高至每月574元。建立多种救助制度,积极解决困难家庭看病难、住房难、打官司难和子女读书难等问题。

     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五年累计发放扶贫专项资金6.4亿元,扶贫贷款23.5亿元,财政贴息1.97亿元,帮助化解债务15.7亿元,促使欠发达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大大改善,近年多项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超过先发展地区。2005年,81个欠发达村净资产总额18.2亿元,比2001年增长34倍,资产负债率45.6%,下降52.4个百分点,38个村成功脱贫;11个欠发达镇生产总值合计311.6亿元,比上年增长22.3%,比全市增速快1.5个百分点。28个镇全部进入“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之列,并包揽第一、三、五名。五年来援助市外欠发达地区财物2.24亿元,建设希望学校104所,接收安置就业16.7万人。

     各位代表:五年来我们取得的这些成绩,是上级党委和政府以及东莞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广大外来劳动者、投资者和驻莞部队齐心实干的结果,也是与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分不开的,是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以及国际友人的关心帮助分不开的。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所有参与、支持和关心东莞现代化建设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五年来,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主要有:第一,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确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第二,必须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指导思想。要继续坚持打基础、办实业、走正道的优良传统,同时适应新形势,不断创新发展观念和发展思路。第三,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以调整经济结构为重要途径,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环节,以节约能源资源为有效手段,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第四,必须加快城市化步伐。要坚持高标准规划城市,高质量建设城市,高效能管理城市,高水平经营城市,推进农村向城市、农民向市民转变,增强城市的承载力、凝聚力和辐射力,促使城市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
     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较大;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仍不平衡;社会治安、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有待加强。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今后重点加以解决。
 

“十一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建设现代制造业名城、争取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冲刺阶段,也是我市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和城市升级、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当前,经济全球化与新科技革命深入发展,推动了新一轮国际分工与产业转移。国内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产业结构和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区域协调发展与合作联动进一步增强,经济步入平稳快速的增长周期。我市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建设,具备了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特别是“十五”期间的大投入、大建设,为新一轮的大提升、大突破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我们必须紧紧把握历史机遇,妥善应对各种挑战,积极开创东莞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根据市委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市政府组织编制了《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十一五”时期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以建设现代制造业名城、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总目标总任务,深入实施“一城三创五争先”的战略思路,推进“四项工程”,转变发展观念,增强发展动力,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建设经济强市、文化新城、法治社会、和谐东莞,实现人民生活富裕安康,确保东莞现代化建设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力争五年翻一番;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转变,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13%以上;经济结构更趋合理,自主创新能力显着提高,产业和城市竞争力明显增强,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和空间整合取得重大进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基本建成,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更趋完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更有活力,公共卫生体系更加健全;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社会更加和谐;市民普遍得到更多实惠,过上更加富足的物质生活和更加健康的精神生活,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十一五”时期的主要工作任务是:

     一、推进产业升级,建设经济强市

     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目标,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环节,着力推动内外源型经济做大做强与融合发展,打造经济强市。

     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计划投入约311亿元,完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引进优质产业项目,促进产业优化提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力争“十一五”期末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42%,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产业高级化和适度重型化。实施“商贸东莞”工程,加强政策引导与统筹规划,提升物流、会展、旅游、批发零售和社区服务等行业的发展水平,壮大研发、会计、法律、咨询和培训等中介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业,积极发展利用资本市场,稳步发展房地产业。大力发展都市型农业,投资约5.6亿元,建设10个左右农业生态园区。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结构调整,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和产业化经营。加强毛织、家具、电子信息、纺织服装、五金模具等产业集群的关联协同与技术创新,壮大特色优势与区域品牌,提升整体竞争力。加快推进松山湖、虎门港和东部工业园的开发建设,构建“三带联动、全面加速”的发展格局。

     坚持创新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计划投资约95亿元,实施“科技东莞”工程。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突出培育“两自”企业和建设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侧重在电子信息技术、工业设计与集成技术、资源节约与环保应用技术三大领域,建设创新平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加快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绿色化和标准化工程。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和产学研合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推进内外融合,扩大对外对内开放。实行招商选资,提高引资质量,重点引进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龙头企业、地区总部以及研发中心、核心技术。实施科技兴贸、名牌带动战略,大力拓展一般贸易和出口市场多元化。优化民营经济营商环境和资本投向,鼓励其发展自主技术和自有品牌,鼓励其与外资企业合资合作经营。推动外资企业实现研发、采购、营销和管理的本土化。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CEPA、泛珠三角和大京九协作带等区域合作。
    二、推进城市升级,建设宜居城市

     着眼于提高城市竞争力,优化空间布局,增强综合功能,进一步加快城市升级,力争到2010年,城市化水平达80%。

     全面推进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升级。构筑以中心城区为主体、中心镇为支点的组团式城市框架,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强区域统筹规划、功能互补与资源整合。建设现代化的交通、能源、供水、信息等基础设施网络,计划投资约460亿元建设综合交通工程,投资约191亿元建设能源工程,投资约50亿元建设东江与水库联网等储水供水工程,投资约110亿元建设信息化工程。构建城市管理长效机制。高标准完善城市公共设施、公共服务,积极推进平安和谐社区建设。

     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推动交通、供水、环保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教育、医疗、文化康乐等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稳步推进“村改居”工作,推进“城中村”的改造和农民公寓建设。认真开展农村“五整治”,即整治旧村、整治农贸市场、整治环境卫生、整治生态环境、整治“六乱”,力争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基本达标,五年全部完成。投资6.7亿元解决农村“一保五难”。继续落实扶贫政策,促进欠发达镇村加快发展。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按照废物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建立循环经济政策和科技支持体系,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实施“绿色制造、清洁生产”工程。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实施土地用途管制,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推动城镇用地向中心镇集聚,工业用地向园区集聚,民宅建设向中心区集聚,零散耕地向规模经营集聚。推广环保节约型消费模式。

     三、推进开放兼容,建设文化新城

     以提高市民综合素质为目标,积极建设文化新城,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大力开展文化建设。投资约23亿元,建设教育基础设施。完善现代教育体系,高水平建设教育强市,使2007年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达标率达到100%,2010年户籍人口高中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8%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以上。投资约20亿元,建设报业大厦等文化设施。投资约8.2亿元,建设一批体育场馆和体育公园。普及科学知识与文化艺术,广泛开展群众文体活动。

     深入倡导现代文明。以“爱国、守法、诚信、知礼”教育为主要内容,深入开展现代公民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倡导现代文明生活方式与行为规范,塑造开放兼容、务实致用、开拓创新的城市人文精神。扎实推进学习型城市的创建活动,全面提升市民的现代文明素质。争取2008年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市”。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开展双拥共建工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

     积极创新文化体制。对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实行政事、政企分开和管办分离,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文化招商,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投入机制。加快公益性文化体育事业改革,转换机制,优化服务,推动文化、体育与经济、社会、城市和人的发展相融合。
 

     四、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和谐东莞

     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投资约126亿元,推进和谐社会和平安东莞建设。

     完善民主政治。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完善法律监督、民主监督和舆论监督,加强审计监督。推进村(居)民自治,完善政务、村务、厂务公开,促进基层民主建设。

     建设法治社会。积极推进地方立规和普法工作,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严格依法行政,建立和完善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

     打造平安东莞。全面落实“打、防、管、控、建”的方针,积极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计划投入约9亿元,加强社会治安管理设施建设。建立新的大巡警体制和快速反应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治安联防。充实基层警力,建立新的基层实战体系。实施科技强警,推进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和金盾工程建设。创新流动人员和出租屋管理体制,落实管理措施。严厉打击经济领域的违法犯罪,坚决扫除“黄赌毒”。

     维护社会公平。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困难群众医疗、教育、住房、法律等专项救助制度。加强劳动和社会保障执法,保护劳动者特别是外来工合法权益,建设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加强信访工作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及时合理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价格(收费)监管,维护正常秩序,促进公平竞争。

     五、推进民心工程,实现富裕安康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在加快发展的基础上,抓好一系列直接关系民生的重要工作。

     积极扩大群众就业。继续实施城乡统筹的积极就业政策,进一步完善市、镇、村(居)三级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劳动信息网络平台和劳动力市场调控机制,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制度。财政每年安排资金10亿元,主要用于促进本地劳动力就业再就业和自主创业。投资1.1亿元,支持渔港建设和渔民转产转业。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保险为重点,以资金来源多元化、制度规范化、服务社会化为目标,建立健全涵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实现农(居)民社保与职工社保统筹协调发展。构筑和健全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鼓励发展各类慈善团体和救助基金,做好扶贫济困工作。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投入约27亿元,加强全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医疗救治服务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以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为主体、民营及社会医疗卫生机构为补充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和农村卫生服务,加强药品招投标工作,规范医疗服务收费行为,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实现“国家卫生城市”全覆盖。

     加强公共安全管理。建立健全重大疫情、重大食品安全、重大自然灾害、重大安全事故、突发事件及社会风险的预警应急机制和公共安全监控体系,构建全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投资约60亿元建设城市防灾减灾工程,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有效遏制重大事故发生。投资19.8亿元,建设粮食、石油等重要物资的应急储备工程。

     建设环保模范城市。实施“绿色制造、清洁生产”工程,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与科技支持体系。投资约142亿元推进生态环保工程建设,着力实施碧水、蓝天、绿地、宜居和绿色GDP五大工程,力争2007年通过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考核验收,“十一五”期间基本解决污水和垃圾处理问题。加强4个自然保护区和16个森林公园的建设与管理,建设生态绿城,力争城市人均绿地达到17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陆地自然保护区占国土面积的15%。完善生态功能区划,扩大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和范围。强化对自然湿地和海洋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安全管理。

2006年的工作意见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科学发展、稳定和谐、为民务实、提高能力”的工作要求,深入实施“一城三创五争先”的战略思路,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高城市品位,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5%;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左右;市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外贸出口总额增长1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控制在3%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1‰以内。为此,必须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自主创新工作,转变增长方式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认真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大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充分用好10亿元专项资金,全面启动“科技东莞”工程,推进创新体系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建设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以生产力促进基地为核心载体,努力引进一批国内外着名的研发机构、中试基地。加大对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的支持,加紧落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东莞研究院、莞港生产力促进基地、广东工业设计院等合作项目。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建设园区的公共信息平台、公共技术平台、检测平台、产权交易平台、认证平台和创业服务平台。推动东莞企业采用国际技术标准,鼓励企业参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制定。积极开展省知识产权试点城市的相关工作,争取全年专利申请量超过7500件。积极开展国家火炬创新实验城市试点工作,共同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合作协议。继续举办东莞国际科技合作周。大力引进人才团队和科研领军人物。

     扶持“两自”企业发展。认真落实《关于培育发展自有品牌自主技术企业的意见》和《东莞市企业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管理办法》等文件,大力扶持“两自”企业发展。争取新认定省级民营科技企业超过60家,市级民营科技企业超过200家。继续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加大品牌培育、指导、服务和保护力度。抓好大朗毛织创建国际区域品牌的试点,推动虎门服装、厚街家具等其他区域品牌的创建。

     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用好八大支柱产业调研成果,研究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和配套政策。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生物技术、环保和新材料等产业,争取新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50家,支持35家工业龙头企业发展,催生一批集研发、生产于一体的大型高新科技企业集团,促进产业高级化。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20家重点企业,大力发展汽车和精细化工等产业,加快建设虎门港立沙石化等大型项目,推动产业适度重型化。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传统支柱产业的竞争力,开展全市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编制,抓好石龙、大朗两个省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建设,带动全市其他产业集群发展。

     优化三大产业结构。积极实施“商贸东莞”工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大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继续完善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有关措施,认真实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优化商业布局。培育发展商贸龙头企业,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物流、会展、会计、法律、信息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壮大文化、体育、旅游等产业。加快筹建东莞市保税物流中心;建设常平大京九物流基地,争取开通东莞铁路口岸至香港的货运直通列车;以虎门港开发和东江航道整治为契机,加快建立水陆联运的现代化航运体系。积极推进会展业的市场化、国际化。深化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引进外资金融机构,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努力培育并有效利用资本市场。推进“数字东莞”建设。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市财政安排1亿元,启动麻涌、桥头、中堂等镇农业园区的规划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将土地出让金纯收入的20%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农业园区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市财政安排500万元,力争再培育2至3家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

     二、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提高城市品位

     城建重点从市区向全市延伸。一方面继续强化市区功能。启动中央生活区建设。力争8月前建成东莞理工学院体育中心,年底前建成报业大厦、市委党校新校等一批市属重点工程。动工兴建环城路北环、环莞快速路一期、东莞大道延伸段、松山湖兴园路和同沙环湖路市政连接线等。加强城市配套建设,改善给排水、交通、消防等市政设施和文体康乐设施,实施穿衣戴帽工程,改善城市功能和面貌。另一方面,将城市建设的重点扩展到全市范围。推动基础设施网络向全市延伸,市财政筹集4.5亿元用于镇区联网公路升级改造。完成龙大高速东莞段建设和北王公路改造,启动惠常高速、莞深高速三期工程,续建常虎高速新联支线,改造莞深高速黎光至东莞立交段。做好虎门港项目报批、征地拆迁等工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东莞东站改造升级工程列入市级重大项目,年内开工建设。做好轨道交通试验段开工的准备。投资14.7亿元,建设输变电工程51项,力争投产37项,新增主变容量494万千伏安。加快建设液化天然气工程。完成东江与水库联网储水供水工程规划设计,加快供水工程建设,力争建成市第四水厂二期管道、市第六水厂一期等工程。投资8.75亿元,完成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135宗。在中心镇优先建设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进一步增强其聚集和辐射功能。

     基层体制从农村向城市转变。大力推进农村城市化。在全市农村实施“五整治”工程。完善城乡规划,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有效整合土地资源,实现集约利用。大力推进镇区之间的整合与协作,对条件成熟的村组逐步实行合并。完善农民公寓建设有关配套政策,引导农民从分散居住向集中居住转变,稳步回收改造旧村庄。积极稳妥地推进“村改居”,争取上半年基本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继续抓好“八镇百村”示范工程,提高集体经济管理水平。

     城市管理从粗放向高效提升。加强市规划局对全市城乡规划编制的统筹职能,增强城乡规划的统筹性,提高规划水平。继续抓好全市各层次规划特别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审查,建立科学完整的城市规划体系。精心组织,抓好市重点工程的规划设计。认真完成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继续深化“四清理”工作,推进城市管理强化工程。突出城市交通管理,编制全市公交总体规划,加快客货运输站场建设,完善四条主干公路配套工程和设施建设,打击非法运输,治理超限超载,保护路产路权,保证路面桥梁安全。大力加强市政管理,推进市政管理市场化。开展全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评估整治工作,建立健全市、镇、村(居)、组四级市容环卫管理机构,加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加大价格管理和改革力度,及时查处价格违法行为。整合利用公共信息资源,力争建成工商、国税、地税、质监等部门的企业基础数据共享平台。加快实施移动信息化“八项工程”,提高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规范行业协会管理。深入整顿市场经济秩序。

     三、加强对外对内开放,增强发展后劲

     推动招商引资增量提质。始终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促进外源型经济发展向规模数量与质量效益并举转变。实施产业招商,把产业关联度大、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龙头项目作为主攻方向,积极引进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和国内知名大企业、大集团到东莞设立生产中心、采购中心、研发中心和营销中心。积极落实CEPA第三阶段安排,加强莞港在物流、会展、分销以及产业支援服务业等方面的合作,争取在服务贸易领域形成新一轮的投资热潮。进一步完善重大外资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及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市统筹掌握省下达的新增建设用地年度计划指标,实行统一调剂和集中管理,重点解决首期投资在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用地。优化政府服务,促进外资企业增资扩产,支持其扩大内销业务。及时清理不合法的行政许可和收费项目,不断扩大加工贸易合同电子审批和联网监管的覆盖面,积极支持协助台心医院和台商会馆的建设,尽早完成寮步车检场的搬迁。

     推动民营经济加快发展。修订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继续扩大市场准入,向民间资本开放环保、交通、市政、文教体卫等领域的项目。建立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配套产品目录交流机制,引导和鼓励科技型、自主知识产权型民营企业进入外资企业的产业链。做好民营企业融资服务、上市辅导和企业家培训等工作,积极扶持民营企业50强,加快组建民营企业集团。

     推动区域合作提升水平。用好泛珠三角、大京九等区域合作机制,继续与香港开展联合招商、联手开拓国际市场等工作,主动与广州、深圳、惠州等周边地区加强合作,协调跨境基础设施建设,共同开展污染防治等工作。用好省有关政策,加强与省内东西两翼及山区合作,稳步建设市外产业转移工业园,腾出我市空间发展高附加值产业。用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全面加强资源、市场、人才等领域的合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向中西部和东北拓展。用好广交会、东盟博览会等平台,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积极支持和协助企业应对国际贸易摩擦。

     四、加强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促进可持续发展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总结推广石龙创建科技示范镇的经验,推进“绿色制造、清洁生产”。以纺织、漂染、造纸、制革、电镀、化工、食品等行业为突破口,引导培育一批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示范企业。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工作。加强重点用能企业管理,促进节能降耗工作。积极推广建筑节能,开发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推动企业进行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标志认证,提升工业制成品环保质量。政府机关带头开展节约资源的活动。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污水处理方面,力争8月底动工兴建第二批20项工程,2007年初建成首批16项工程及其截污主干管网,2007年底建成第二批20项工程。垃圾处理方面,力争8月底前动工兴建全市危险废物处理工程和长安、虎门、山区片、水乡片垃圾处理工程;年底建成全市医疗垃圾集中处理中心和全市潲水集中处理工程。启动麻涌、洪梅等9个环保专业基地的建设,迁入一批重点污染企业,实行集中建设、集中治污、集中管理。依法整治全市1252家重点污染企业,做到关闭一批、搬迁一批、管好一批;整治内河涌污染,重点是东莞运河和流经镇、村中心区河段;整治大气污染,下半年全面启动脱硫工程、机动车尾气污染整治工程以及饮食业油烟污染整治工程。

     切实加强生态和资源保护。巩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成果,创建“国际花园城市”。抓好生态环境建设重大工程。建立东莞市基本生态控制线。建设2.5万亩水源涵养林工程,营造农田林网50公里,道路绿线300公里,山上造林2.5万亩,封山育林20.5万亩,建设城市公共绿地1.5万亩,营造红树林650亩。坚持依法用地、集约用地和按规划用地,全面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严格保护耕地,盘活用好闲置土地,严格执行省委关于征地工作的“三条红线”制度,严厉打击违法用地行为。整治复绿已关闭的采石场。严禁非法采沙。加强海洋资源保护与管理。

     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建立和完善“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改革”的管理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改善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落实计划生育养老保险制度。
五、加强社会综合治理,维护稳定和谐

     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全面贯彻落实《信访条例》,健全市、镇、村(居)、组(企业)四级信访工作网络,认真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探索建立解决信访问题的长效机制,切实做到调处到位、防控到位、宣传教育到位,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完善治安工作机制。坚持重点防控,切实加强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出租屋和无固定职业流动人员的管理,及时消除治安隐患。坚持专群结合,广泛动员社会参与,整合治安、保安、义务巡逻队等资源,健全群防群治体系。坚持科技强警,积极推广自动报警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年内在全市建成1700个视频监控点,筹建全市情报信息平台,逐步为所有巡逻警车安装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全面提高110快速反应能力。年内招收1000名文职人员用于非执法岗位,从公安机关精简1000名警力下沉到基层,将现有的153个派出所合并为110个,逐步实现全市巡警人数达到民警总数的20%、基层警力达到总警力的85%、576个社区警务室都至少有1名民警专职负责。发挥公交刑警的作用,打击站场和车厢犯罪。加强各种警力协同作战,坚持“严打”整治,从重从快打击“两抢一盗”、黑恶势力以及严重暴力犯罪等。

     完善就业再就业机制。大力实施“创业东莞”工程,市政府安排10亿元,用于推荐就业补贴、企业岗位培训补贴、技能人才奖励、村(社区)促进就业奖励等。加快建立促进就业创业工作机制,完善积极就业政策体系和配套措施。继续抓好劳动普法执法工作,提高企业法制观念。启用全市工资监控、监察信息系统,加快建立企业守法诚信档案制度,推行重大劳动违法行为社会公示制度,抓好源头防范整治,大力查处拖欠工资等违法行为。进一步落实劳动合同制度,督促企业严格执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完善企业工资分配管理。将劳资纠纷信访情况列入镇村年度工作量化考核评比。

     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提高农(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7月起启动农(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发展。继续完善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保险制度,督促全市各类企业依法为劳动者落实参保缴费,适度扩面征缴。健全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大对社会救助的财政投入,切实解决农村“一保五难”问题。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

     完善安全生产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各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提高政府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保障公共安全的能力。建设覆盖全市的气象监测警报网络。立足防范,把亿元生产总值死亡率、工矿商贸从业人员十万人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考核指标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机构、信息和制度建设,健全安全生产网络,加大安全生产公共投入。加大执法力度,大力整治安全隐患,重点抓好学校接送车、采石场、危险化学品、水陆交通、建筑施工、食品药品、人员密集区、出租屋与“三小”场所等专项安全整治。

     六、加强文化新城建设,促进全面发展

    大力弘扬现代文明。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有关讲话精神,引导干部群众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继续深化“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现代公民教育,着力开展“文明东莞三有序”活动,促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东莞城市精神大讨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科学文明的现代生活方式,推进农民市民化。努力营造和睦相助、友爱向善、谅解宽容的人文环境,增强城市亲和力,促进多元文化的交融和包容。

     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大对欠发达镇教育的扶持力度,争取年内新增省教育强镇4个。建立镇(区)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全面实行6周岁入读小学。今年秋季新学年开始,全市城乡户籍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收杂费。积极推进联合办学,调整中小学和职业学校的布局,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开展全市高中招生考试改革和莞城区小学升初中均衡招生改革。加快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争取6所学校早日成为“广东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推进松山湖虚拟大学园建设。抓好职业教育的调整、充实和提高。挖掘公办学校潜力,扶持和规范民办学校发展,积极解决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入学问题。坚持人才培育和人才引进并举,打造人才强市。

     繁荣文化事业和产业。全面推进图书馆之城、博物馆之城、广场文化之城建设,继续举办东莞读书节、东莞学习论坛等活动,组织实施共享文化阳光工程。完善并经营好市、镇、村(社区)三级文化设施网络,抓好可园传统文化园区筹建工作。扶持重点文学艺术创作项目,鼓励社会办文艺团队,繁荣文艺创作。提高公益文化项目招商效益,规范基层文化建设考评。大力发展企业文化、乡村文化和节日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放开文化产业经营领域,努力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积极稳妥推进市属文化单位改革,强化对文化市场的监管,推进文化事业与产业协调发展。积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

     发展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加大投入,全面推进公共卫生“一个机制三大体系”建设,扎实做好艾滋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传染病和职业病的防治以及食品卫生的监管工作。坚决打击非法行医行为,保障群众的就医安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和农村卫生服务。抓好群众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引导群众参与科学健身活动。努力提高竞技体育水平,争取在今年的省运会上取得好成绩。办好广东省第七届大学生运动会。全面贯彻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切实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继续做好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工作,争取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台务、统计、气象、人防、打私、档案、方志等工作。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继续推进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和廉洁行政。大力改进机关作风,加强行政监察,建设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能。加快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完善镇村财务管理。深入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集中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严禁奢侈享乐和铺张浪费。年内为群众办成十件实事:①明显改善社会治安状况;②全面解决农村“一保五难”问题;③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④建成一批基础设施;⑤保护环境和生态;⑥促进就业和创业;⑦完善社会保障机制;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⑨全面启动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⑩保护外来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各位代表,“十五”的辉煌使我们信心倍增,“十一五”的伟业更使我们豪情满怀。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团结拼搏,为全面完成今年和“十一五”的各项工作任务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东莞市人民政府    承  办:东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 : 4419000098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0375    备案号:粤ICP备11012759号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