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上访_探索研究_东莞市网上信访大厅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探索研究
古人如何上访
字体大小: 发布日期: 2016-06-02 14:21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上访这个问题不是今天才有。现在,我们有专门的信访法规,有信访机构处理群众的来信来访问题,那么在古代,古人有了冤屈,又如何伸冤上访呢?对于信访问题,政府是如何解决的呢?
在古代,上访不叫上访,叫上控;如果是到首都去上访,那就叫京控,清代是这样定义京控的,“其有冤抑赴都察院、通政司或步军统领衙门呈诉者,名曰京控”。
在任何时代,都会有不公平的事情发生,都会有冤屈存在,上访是无法避免的。据说,早在中国历史的传说时代,也就是尧舜的时候,就建立了上访渠道——“进善旌”、“诽谤木”、“敢谏鼓”。以后的历朝历代,都建立了上访制度,让民间的冤情可以直达天听。总结起来,古代的上访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是我们最熟悉的“击鼓鸣冤”。这里的鼓叫做“登闻鼓”,就是“登时上闻”,领导立马出面处理的意思。登闻鼓源自周代的“肺石”和“路鼓”。
什么叫“肺石”?就是一块红色的石头,形状跟人的肺差不多。这块石头摆在政府办公场所的外面,老百姓要是有冤屈的话,就可以敲这块石头鸣冤。估计是当时生产力还不发达,造不出鼓来,就拿石头代替了。要是当地的官员对于老百姓的申诉不闻不问,当事人就可以站到这块石头上面,只要他能站三天,专门负责处理诉讼问题的“士”就会过来了解他的问题,然后报告给天子以及大臣。
那什么又叫“路鼓”呢?这种鼓摆放在“路寝”的门外,有冤屈的人可以击鼓鸣冤。周代的“肺石”和“路鼓”就是后世登闻鼓的前身。按照正史的记载,正式设立登闻鼓的人是三国时的魏文帝曹丕。唐代,“东西朝堂分置肺石及登闻鼓,有冤不能自伸者,立肺石之上,或挝登闻鼓”。
明代的登闻鼓起初设在午门外,后来迁到长安右门外。不过,这面直通皇帝的登闻鼓不像各级衙门的登闻鼓,是不能随便敲的,如果家长里短、鸡飞狗跳的事儿也来惊动皇帝,那日子就没法过了。所以,“非大冤及机密重情不得击,击即引奏”。摆在皇宫和各级衙门门前的这面鼓,就成为古代人们上访的正式渠道,为人们申诉冤屈、寻求正义留下了一条虽然不宽,但总算能透过一丝希望阳光的缝隙。
第二,拦驾喊冤。古代的第二种上访方式是拦驾喊冤,就是拦住皇帝、官员的车驾,申诉冤情。不过,这种方式风险是比较大的,因为可能惊扰皇帝的车驾,所以不论冤情是否属实,都要受到处罚,这就是所谓的“冲突仪仗罪”,屁股开花是难免的。清朝的康熙大帝南巡的时候,在苏州就遇到人拦驾,请求减免当地的税负。英明的康熙爷很重视,当场就指示相关人等进行调查,减轻百姓的赋税。
第三,上书申冤。这种上访方式又被称为“诣阙上书”。着名的“缇萦救父”的故事就是“诣阙上书”的典型案例。汉文帝的时候,有个医学爱好者叫淳于意,他对做医生很感兴趣,也很有天分,所以当时的一代名医公乘阳庆收他为弟子,传授他医术。但是,这位很有前途的实习医生没有机会悬壶济世,反而当了国家粮库的管理员,也就是太仓令。
但是,淳于意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职业梦想,下班后干起了第二职业,兼职行医。由于他医术高超,很快就成了一方名医。可是,好景不长,一次,他在给人看病的时候诊断失误,结果被患者告上了公堂。地方官很生气,你个政府工作人员不安心本职工作,还做兼职,结果惹上了麻烦,于是判决淳于意受“肉刑”,押赴京城。
淳于意没有儿子,只有五个女儿。他披枷戴锁启程的时候,看着几个来送行的女儿,痛心地说:“我亏就亏在没儿子啊,大难临头,没有一个能帮到我的。”四个大点的女儿惭愧得低着头抹眼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只有最小的那个女儿——缇萦,给汉文帝写了一封信,这封信被汉文帝看到了,汉文帝非常欣赏缇萦的一片孝心,宣布特赦淳于意,并废除肉刑。缇萦上访的结果远远超出了她的预料,对中国法制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的名字也因此载入史册。不过,“诣阙上书”的上访方式虽然不如拦驾喊冤那么莽撞,风险也是有的,如果措辞不当,激怒了皇帝,后果是很严重的。
不过,从总体上说,古代对于上访是严格限制的,提倡逐级上诉,官司要一级一级地打。否则的话,就构成了“越诉”。按照唐代的法律,越诉要挨四十鞭子或竹板。明代规定,拦驾喊冤,冲击皇帝仪仗队的,处以绞刑。在登闻鼓前上吊自刎,撒泼喧闹的,要予以查办,揪出背后的黑手,从重处罚。
(来源:法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