貔貅重归水边村_麒麟艺术_中国·东莞
头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东莞 > 文化东莞 > 民间艺术 > 麒麟艺术
貔貅重归水边村
中国东莞政府门户网站 www.dg.gov.cn   来源: 南方都市报
【字体:??

    师傅们在老人乐(横沥水边村里的老人娱乐中心)里一敲锣打鼓,小徒弟们就闻声而来。随同赶来的还有观演貔貅的观众,男女老少都有。随着敲锣打鼓越来越激烈,徒弟们急忙弄好道具,貔貅表演开始了。


79岁的吴子成向徒弟传授貔貅舞的技艺,他是本村唯一懂貔貅舞的人。

    舞貔貅来源于一个传说。传说紫薇仙人上山游泳,忽然遇见一只凶猛无比的貔貅。紫薇仙人右手摇着蒲扇,左手拿青,巧妙地把恶兽引下了民间,企图在民间把它制服。谁知,这只大貔貅一会伸直腰洋洋得意,一会俯伏身子面露凶相,就连紫薇仙人也拿它没办法。后来紫薇仙人灵机一动,想到了七十二变的孙悟空。于是紫薇仙人一边用青猴引诱着貔貅,一边寻找观望着孙悟空。好不容易把青猴召唤来了。这只青猴机灵得很,在貔貅身边窜来窜去,把貔貅弄得团团转,貔貅果真变得和善了很多。 


紫薇仙人、长春不老、青猴和孙悟空正在等待演出开始。

    水边貔貅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已经七十九岁的吴子成回忆,貔貅舞传于佛山等地,刚到横沥时,吸引了不少人观看。可是观众却逐渐减少,也许是当时的舞步比较简单。到了“文革”,由于怕被当作“牛鬼蛇神”,大家都把道具藏了起来。本以为改革开放后会火爆起来,结果并未火起来,大家都忙着赚钱去了。由于担心这项传统艺术会消亡,今年年初,吴伯把貔貅队组织起来,并从佛山等地选购漂亮的貔貅道具,和同样是貔貅舞高手的儿子吴满水一起,教授年轻人舞貔貅,企望将这项民间艺术代代相传。


这帮十几岁的水边貔貅舞传承者在练习时总不忘相互嬉戏。

    村里大一点的青年人都要工作,只能让还在读书的学生们担当队员。这帮小徒弟大概有十七八个,小的有十二三岁,大的也才十六七岁。吴伯介绍,挑这些孩子舞貔貅,有一个好处是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消遣习惯。考虑到孩子们都要上学,吴伯把练习时间安排在每周周日晚上,从七点多学到九点。目前已经上了十来次课了,徒弟们基本可以表演,但有些动作还不够到位。在徒弟们练习的时候,吴伯坐在一旁观看。一位演紫薇仙人的小朋友没把观望寻找青猴的动作做好。吴伯立马从石凳上蹦起,一个箭步走上去,拉开马步,炯炯有神地向右一望,没看见青猴,然后敏捷一转,身体向左,左手掌心向前靠在左太阳穴旁,右手靠在背后,再敏锐地一望左方,把一个机灵的青猴活灵活现地表演出来了。

    据介绍,貔貅舞包括舞貔貅、打拳、耍刀耙棍等内容,表演至少需10个人,表演时间为1-2小时。过去貔貅舞有两项绝活,分别是上竹架和打棍仔。上竹架是由四个人把两根竹竿搭成十字架,两人扮猴上下腾越。上架的最后一个环节要在十字架中间加一根竹子,竹子上顶着一个人的肚子,由两人转动竹子,上面的人伸开四肢跟着旋转,就像是转风车。吴子成的儿子吴满水说,能表演这一角色的人很难找,既要腰力好,又要耐转,不怕晕,当年貔貅队里20人仅有一人能担此任。而另一绝活则是打棍仔,由八人手执长棍站成圆形,先是两人对打,接着四人、六人、八人轮流对打,看得观众眼花缭乱。最后还有师傅出来打“长龙”,寓意封台,结束表演。

文章关键词:
相关新闻
主办单位:东莞市人民政府    承  办:东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 : 4419000098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0375    备案号:粤ICP备11012759号    技术支持:开普云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东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