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邓屋古村的那些竹篮,那些人_建筑艺术_中国·东莞
头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东莞 > 文化东莞 > 民间艺术 > 建筑艺术
桥头邓屋古村的那些竹篮,那些人
中国东莞政府门户网站 www.dg.gov.cn   来源: 南方都市报
【字体:??

    渐渐远离城镇那些满载机器的工厂,开进桥头邓屋这个小村庄时,一栋三层木楼梯的手工小作坊呈现在记者面前,据称它是东莞现在仅存的竹篾手工作坊。作坊的主人是一位年过半百的本地人,名叫邓柏稳。流逝的岁月和勤劳的工作,在老邓的双手间留下道道皱纹和老茧,连他自己也不清楚数十年下来,他到底编织过多少凉帽。

老邓(右一)和来自贵州的徒弟们在编制竹器。

  老邓告诉记者,“三篮一帽”,是解放前东莞本地女子出嫁时,由母亲给女儿准备好的,用于盛装小嫁妆。在女子出嫁之后逢年过节回娘家就挑着篮,篮里装着送给娘家的东西。而“帽”指的就是镶着红边的凉帽,既美观又凉快。作坊的一楼就是用于存放制作篮和帽的材料——竹篾。老邓随手拿起一根细细的竹篾告诉记者,他能闭着眼将篾子一分为二。

  作坊的二楼是竹器的制作基地。老邓说,即使拜了师傅没有两三年的工夫也很难学会手艺,因为不仅仅是编织这么简单,还涉及到如何把握篾的软硬粗细的问题,而且编织篮很耗时,最快两天才编三顶。说着说着老邓就脱去鞋子,光着脚站在竹篾上,一把提起长长的竹篾。篾子在老邓的手中,转换自如,犹如鱼般轻松畅快。


  老邓手上的竹篮再经过一番装饰——钩上彩色的线就成成品了。

  “我的手艺是祖传的,十三四岁时父亲开始教我,我起初不是很喜欢,但是慢慢学会以后放学一有空就忍不住动手做”,老邓说,“父亲手艺很好,他那时的作坊只有自己,很多人要结婚了都到他那里定做篮和凉帽”。老邓说他的竹器品近销桥头,远销可达香港。

[cms-page-tar]

底部编着“喜”字的竹篮,图案的编制是最具有技术含量的。

  “父亲的作坊只有他一个人,而且那时只编织凉帽”,而如今老邓的作坊已经由父亲的个人小作坊发展到七人作坊了,除了编凉帽,还有提篮、簸箕。除了老邓自己外,作坊内的其他六人都是贵州人。老邓把手艺教给他们,他们之间一向以师徒相称。正在编大篮的小邓告诉记者,他从贵州来这里已经有四五年了。每年的清明节是竹器品销售的旺季,也是他们最忙的时候。


  一个提篮的成品。这种方便实用的篮子,如今逐渐被塑料袋所代替了。

  从婚俗到祭祀,竹篾似乎一直在编织着东莞的民俗,让我们看到那个年代人们远离城市喧嚣的男耕女织图。只可惜这种两天编三顶凉帽的生活已经离现代人越来越远了。而在解放前,桥头凉帽曾经盛极一时,在桥头有条百米长的老街上就有作坊数十家,在桥头邓屋村有二三百户人会编织,后来在改革开放中纷纷改行,如今全桥头只剩老邓的这家作坊了。“我都不知道把手艺传给谁,我儿子对这些根本不感兴趣”,谈到手艺的流传时,老邓流露出一个50岁男人的困惑。


破旧的大门后,是桥头唯一的竹器作坊

文章关键词:
相关新闻
主办单位:东莞市人民政府    承  办:东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 : 4419000098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0375    备案号:粤ICP备11012759号    技术支持:开普云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东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