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边井出生的邓瑞钿现已62岁,是东莞市着名的灯笼手艺人。她的母亲何碧今年86岁,做了73年竹织灯笼。何碧老人说,如今城区仍在手编竹织灯笼的人可能只剩下三四家。而邓瑞钿的儿子已经远离这门手艺,并认为仅靠民间力量难以传承。
昨日,86岁的何碧老人在编织灯笼。73年的编织生涯,给她的双手刻下深深的岁月痕迹。
第一代:手艺养活全家
上世纪30年代的城内,女人一般在家里做手工。86岁的何碧出生在半边井,8岁起跟着妈妈学做竹织灯笼。在她的印象中,这手艺是由家族的女人传下来的,不能教外人。何碧多次感慨地说:“要不是这手艺,早饿死了。”
两个大灯笼能买十几斤番薯,织50个能买一担谷。说起当年用灯笼钱换粮食的往事,何碧就滔滔不绝。1938年12月,何碧的母亲和堂哥去深圳做事,为补贴家用,16岁的何碧开始学做很能赚钱的用于开灯仪式(春节时,东莞农村在祠堂为家族新添男丁举行的一种庆祝仪式)的最大号竹织灯笼,每天工作19小时,织了好几个。第二年4月母亲回家时,何碧靠织灯笼居然为家里存下了一缸米和一些番薯。
“破四旧”期间,半边井的人们被要求停做灯笼,一停就是12年。1978年,“破四旧”结束了,但没有祠堂开灯,姑娘出嫁也不再坐轿,大灯笼的销量大大减少。71岁的何碧只在中秋织上十几个拿到灯笼铺,每2个灯笼框架换1个加工好的灯笼,送给自己的外孙们。“莞人过中秋,少不了两个灯笼仔。”81岁后,跌伤手臂的何碧也不得不以灯笼钱来代替灯笼了。
除了窗中偶尔透出的灯笼架一角,仁和里已很难找到当年灯笼街的痕迹。
[cms-page-tar]
第二代:搞改良拓市场
黏、剪、贴、画,一个原本只有铁线骨架的模型,马上成为一只美轮美奂的兔子、牛、小飞象或卡通人物灯笼。今年62岁的邓瑞钿,也有着47年的灯笼制作经验。然而,她“10几岁时只能帮妈妈做其中一部分”,因为“整个过程太繁琐,没必要学。”
立体的传统竹织灯笼只针对本地市场,不能运输,销量也不大。因此,邓瑞钿开始转型制作以铁线及玻璃纸为原料的新型灯笼,特点是可压缩而易于运载,另外连同一些电镀PPC饰品,用于外销。1991年,邓瑞钿曾代表莞城工艺厂到马来西亚示范灯笼制作技巧。
有人把邓瑞钿看作转型的一代,认识邓瑞钿一家已10年的阿聪表示,看到钿姨做的灯笼,感觉到科技的元素渐渐进入生活中。
第三代:迟早进博物馆
当年半边井一条街上30家有20家会织灯笼,如今一个也找不到。“老的退休了,年轻的又不会。”何碧说,目前仍在做竹织灯笼卖的人,只有她在耗岗的堂姐何群娣和住在万江的堂姐的女儿和孙女。
阿坚是邓瑞钿的儿子,他表示,灯笼手艺只是一种生存手段,不是必需品,年青一代也没必要学。他还说:“仅靠民间的力量很难传承下去,传统灯笼迟早进博物馆。”
街坊黎奶奶告诉记者,自己现在也改送灯笼钱。“竹灯笼虽然少人买,但并没有灭亡,因为根据东莞习俗,送丧或新居入伙等场合是一定要买的。”莞人陈先生表示,竹织灯笼更具观赏价值,体现传统文化元素,而改良的灯笼更具推广价值,体现商业元素,谈不上哪种更好。“要不断有新的东西冲击。把旧的东西变成有观赏性的能产生效益的物品,不是简单的事情。”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