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朗村的龙舟龙头都是红色的。
年后开工端午节前收工
每年端午节江面上龙舟竞发,外行人看的是热闹,内行人一眼能看出哪条龙舟制作水平高。龙舟侧面一般都用红漆写上各家作坊老板的名号,在比赛中各家龙舟的优劣自然分得清楚,跑得快的龙舟就能吸引更多的订单。广东的龙舟制作地比较出名的有增城、博罗,再就是东莞的斗朗村。
斗朗村的龙舟制作属于传统手工业,传了几个世代,都被霍姓家族所垄断。各家作坊都凭借龙舟赛展示自己的龙舟工艺,不需要做广告就能口耳相传,老牌作坊多年来接受的也是老主顾的订单。生意最好的是去年和前年,因为东莞举办了大型的石龙龙舟赛事,规模大的作坊一年制造两三条传统龙舟,按照一条龙舟造价6万元来算,一年下来作坊纯收入大约有三五万元。
今年斗朗村的龙舟作坊只开工3家,有两家去年还在做,但今年因为订单减少就不做了。
斗朗村的龙舟作坊并不是全年开工,一般是在年后接受订单并动工,到端午节前几天收工。离端午节还有几天,记者走进这个东江边的小村,亲身感受龙舟的制作过程。
下水那天才能安装龙头
记者看到,沿江不到50米就有3家龙舟作坊。走到大棚子覆盖的作坊里,只见里面刨花翻飞,木头特有的香味扑面而来。因为地上积聚了很多刨木花的缘故,脚踩在地上是软绵绵的。作坊已经摆放着基本上成型的几条传统龙舟,28米长,细细的船身,微微翘起的船头和船尾给龙舟增添了灵动的气质。
已经做得差不多的龙头摆放在地面上,而舟身上还未做出槽口用来安装龙头,据说那要等到一个吉日——龙舟下水的那天才能安装龙头。这些并排的龙舟、龙头直指大棚外的江面。只要下水的那天到来,龙舟就可以顺势推入水中,作坊里的师傅们说:“龙舟下水的那天很热闹,要放鞭炮,好的龙舟一推到水里,就会滑出去,像利箭一样破开水面。”
对话:
人物:霍灼兴(龙舟作坊父子相传,规模最大)
“各家制作的龙舟弧度都不一样,这个秘诀各家都不会轻易往外说。”
记者:在斗朗村,只要说起龙舟作坊,很多人都会提到你。
霍灼兴:是啊,我家从我父亲就开始做龙舟了,我接了他的班。我从13岁起就跟在父亲后面边玩边学,那个时候看到龙舟赛上跑得快的龙舟受人欢迎,大家都夸奖造龙舟的人,我就想,以后我也要做出很好的龙舟,这样大家也都夸奖我,呵呵。
记者:现在你制作的龙舟和解放前你父亲制作的,有没有什么区别?
霍灼兴:以前的龙舟龙骨很大,有30公分粗,现在的龙骨18公分粗;以前的船板用的是松木,现在用的是杉木,这样龙舟就更轻了。另外,以前的大龙舟是26米长,现在则改为28米长,加了两米,使龙舟容易浮水,跑得快。
记者:制作龙舟最关键的是什么?
霍灼兴:选好材料。材料都是我亲自去选,从木头一端一眼望过去要是直的,而且还要轻的木头。龙骨是由两根大杉木接起来的,一定要接直,不然划龙舟的时候不好控制方向。我不在的时候,这里的工人师傅都不敢做这个活,这些关键活当初父亲只传给我,我也不告诉别人。另外,龙舟的头尾弯曲弧度很重要,弧度不够弯就会挡水,弯过头划龙舟的人又会觉得不受力。
各家制作的龙舟弧度都不一样,这个秘诀各家都不会轻易往外说。
记者:解放前,你父亲做这行收入怎么样?
霍灼兴:那时候靠做龙舟基本上赚不到什么钱。解放前父亲一年都做不了一两条龙舟,那个时候谁还有心思去玩龙舟呀?广东主要的3个龙舟制造地,加起来都没有100条龙舟。水乡人家,主要是给别人做运输用的小木船。
而现在,中堂镇18个村就拥有100多条龙舟。
记者:做龙舟的人,现在多不多?
霍灼兴:父亲从前有10几个学徒,不过后来那些学徒全都转行了。我觉得龙舟制造这个行业以后可能会越做越衰,因为只有半年有工开,另外半年工人只好回家种地。现在招收的工人基本都是外地人了。
记者:那你为什么还能在这个行业里坚持这么久呢?
霍灼兴:多年来我只学会了做这行呀。龙舟做得好,受人喜欢,人家就会尊重你,对你很好。
记者:那你制造的龙舟在龙舟赛上表现一直很好吗?
霍灼兴:哈,拿过第一名,也得过最后一名。龙舟好不好,还要看划船的人有没有力气。龙舟好,划船的也好,这样就是最好的了。
记者:你打算让你的儿子来接你的班吗?
霍灼兴:那是当然。他现在在理工学院学电脑专业,不过我还没有问过他想不想做这行。他看到我现场做龙头,他能在电脑里设计出一个龙头来,很有立体感。他还用硬纸片做了一条1米多长的龙舟模型呢。我想把模型摆在我的作坊里,供人参观。
隔人物:霍沃彪(龙舟作坊5代相传,年代最久)
“家族的牌子不能传给外人”
记者:5代相传的手工作坊,你认为你们家谁的手工最好?
霍沃彪:是我太爷爷吧。他以前拿的是那种木锤,其他一些工具跟现在的电动工具也不同,所以更多的依赖个人的手工,比如手动钻孔,我就不会。
现在做我们这行的,工具更齐全了,但是竞争也更大了。
记者:以前你们家做这行,生意好做吗?
霍沃彪:以前做龙舟是到订做了龙舟的那个村子里去做。有的村子已经买好了木料,我们过去要带很多工具,这些工具既繁琐又沉重,要装一船呢,我们就划着船沿水路到那个村里去做,直到把工做完才回家。到改革开放后,才在自己家门口开作坊。
记者:你接手后觉得生意好做吗?
霍沃彪:这两年生意好做些,一方面是龙舟制造改革,需要更多做工精细、款式新的龙舟,以前留下的老龙舟基本上不用了,所以这几年我们做了很多新龙舟。另一方面现在政府发展龙舟竞技,龙舟赛事一般都有大老板赞助,所以也有人消费得起龙舟。但是以后,谁知道呢。
记者:你儿子愿意接班?
霍沃彪:还不知道他肯不肯干,但是我不想把家族传下来的作坊牌子传给外人。传给我儿子,说明这是我家的,老主顾就会觉得有公信力。现在他在外面工作,我也没阻拦,当他知道在外面赚钱难,也许就会回来跟我做了。
记者:那要是你儿子不肯回来跟你做呢?
霍沃彪:这个我还没有想过……如果他不肯,那就麻烦了!
人物:霍永坚(斗朗村书记、主任)
沿江龙舟作坊可能要搬迁
斗朗村的龙舟制造一直是传统的手工业,政府对这个行业也有一些扶持政策。比如提供给作坊主的土地租赁价格相对便宜一点。多年来他们靠自己的努力打开市场,政府在这方面也为他们做过宣传,不过目前政府打算在沿江地段打造优美的沿江观景长廊,而龙舟作坊因为要方便龙舟下水的缘故都是沿江开的,目前政府想另外选地方让作坊搬迁,龙舟作坊可能会受一点影响。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