镬耳屋是岭南传统民居的代表。在厚街镇桥头新屋村古老的巷子里,就“藏着”明末清初镬耳屋古建筑。
“镬耳”古时候可防火
一座小桥,一条小巷,水磨砖墙,还有麻石板路……老巷里几位老人坐在一起,正在聊家常,一切显得幽静,两间镬耳屋顶更是古朴。
这里便是桥头村八巷,有着几百年的历史。在水泥还没有完全掩盖住大麻石的小巷里,仅存的两间“镬耳屋”连在一起。村中年近八旬的佛叔告诉记者,以前八巷中的镬耳屋整排都是,超过10间,不少已有100多年历史,最古老的甚至有300余年。
镬耳屋是岭南传统民居的代表
站在巷口,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瓦顶的龙船脊和“镬耳”,上面不仅装饰了花草虫鱼等寓意吉祥的图案,而且两边用青砖垒起的“镬耳风火墙”,亦比一般瓦屋墙坚固许多。佛叔领着记者走进屋内,抚摸着残旧却异常坚固的墙身告诉记者:“风火墙既可遮蔽斜射阳光,又可用来挡风挡火。”
走进一间“尘封”已旧的大屋,内里格局是“一房两厅”,且多为砖木结构,青砖砌墙,阶砖铺地,白石围井(其中一间已经填平),处处无不透着古代人们的灵巧与细致,历经百年沧桑,依旧屹立不倒。
细致“镬耳” 身份象征
旁边一条古巷,还存在不少的历史悠久的老房子,但和镬耳屋相比,却显得比较寒碜。
佛叔自豪介绍,这种镬耳屋象征着官帽两耳,有“独占鳌头”之意,只获得功名的村人才能采用,多年过去了,巷子里不知出过多少名门望族、巨贾豪绅,而这些镬耳屋,也不知换过多少主人,但门庭依旧,老屋小巷相辉映,与其他街道的色彩与氛围大相径庭。
“谁家镬耳大,选材讲究,装饰堂皇,谁家就越有财势。”佛叔笑说。
传统“镬耳” 期待保护
厚街镇桥头历来名人辈出,昔日这里的镬耳屋群,出过不少名人。清朝时期,不少乡亲在外发迹后,都回到家乡大兴土木,如今看到的镬耳屋便是其中一部分。
然而,记者随佛叔踱至八巷走道石阶处,他指着一间杂草丛生的荒屋无奈说道,这里也曾是镬耳屋,但由于年久失修等原因,如今已经荒废。他说,现在住在老屋的村民越来越少,曾经繁华一时的八巷,由于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村人迁出了巷子。留守的村民,眼看镬耳屋日渐凋零破败,心里急切盼望着相关部门能制定相关措施,好好保存这些老屋。
[相关链接]
镬耳屋山墙砌成镬耳状,故称“镬耳屋”。镬耳状建筑防火,通风性能良好。火灾时,高耸的山墙可阻止火势蔓延和侵入;微风吹动时,山墙可挡风入巷道,进而通过门、窗流入屋内。民间还有“镬耳屋”蕴含富贵吉祥,丰衣足食一说。(通讯员:单辉强 涂丫 卡娜)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