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林业科技信息网
科普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 > 林业科技信息网 > 科普专栏 > 科普知识

东莞植被

    植被是物种基因库,保存着多种多样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并为人类提供各种重要的、可更新的自然资源。东莞市地处南亚热带,受季风海洋性气候影响明显,具有丰富的水热资源,为植物多样性的发育和基因进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东莞茂盛的植被一直改善着我们身边的空气和水源的质量,并为栖息于东莞的各种动物提供食物和保护。

1.植被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地球陆地表面分布着由许多植物组成的各种植物群落,如森林、草原、灌丛、荒漠、草甸、沼泽等,植被就是某一地区内分布的全部植物群落的总称。

    植被在很多的空间尺度上维持着全球生物圈的关键功能,是大陆漂移的重要证据。首先,植被调节许多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流动(如水、碳以及氮的循环过程),并对局域和全球能量平衡有重要作用。同时,这些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又对全球的植被格局和气候有重要影响。其次,植被通过植物根系的穿插作用,加速土壤的风化和矿化,从而强烈地影响着土壤特性,包括土壤容重、化学性质以及质地等。再次,植被可以为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又是许许多多动物的食物能量来源。然而,最为重要却常常被忽略的的是植被作为大气氧气的主要来源,使得需养代谢的生物系统得以长期生存和持续进化。最后,茂盛而苍翠的植被一直改善着我们身边的空气和水源的质量,并为我们提供了食物、医药原料以及优美的生活环境。

2.东莞主要的植被类型

    植物的生长以及植被的发育,常常是受生态因子(即自然条件)控制的。植被的分布主要与气候和土壤有关系。

    陆地植被特点是种子植物占绝对优势,但由于陆地环境差异大,形成了多种植被类型,可将其划分为植被型、植物群系和群丛等多级分类系列。同时,植被分类的主要依据是植被的种类组成、数量、结构、生活型及生态特点,其中以优势种最为重要。植被还可分为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自然植被是一地区的植物长期发展的产物,包括原生植被、次生植被和潜在植被。人工植被包括果园以及相思和桉树人工林等。

2.1 亚热带针叶林

    东莞的亚热带针叶林主要有马尾松、湿地松和杉木3种。这3种针叶林绝大部分是人工种植或飞播造林的,且多为中龄林。

2.1.1 马尾松林

    马尾松林是一种常绿针叶乔木群落,同时又是单优势种群落,外貌比较整齐一致,结构比较单调。由于松材线虫的肆虐危害,现存的马尾松林呈小斑块状分布。乔木层组成种类以马尾松占绝对优势。灌木层的种类多为阳性植物,如桃金娘、黑面神、山芝麻、黄瑞木、车轮梅、黄牛木等。在沟谷及阴坡上,常见的有水杨梅、野牡丹、毛冬青等。草本植物层组成种类较单一,以芒萁占绝对优势,其次为纤毛鸭嘴草、鹧鸪草、五节芒、乌毛蕨等。藤本植物种类不多,其中以菝葜最为常见,还有海金沙、土茯苓、玉叶金花和金银花。

2.1.2 湿地松林

    湿地松是我国从美国引进的一种国外松,目前在东莞的分布面积已很小,多是80年代以后人工种植而成。乔木层以湿地松占绝对优势,外貌整齐。灌木层的植物以桃金娘、梅叶冬青、米碎花为主。草本植物层以耐阴的蕨类植物为主,往往以乌毛蕨和芒萁占优势,其次为扇叶铁线蕨、海金沙等,地?、蔓九节和铺地蜈蚣也较为常见。

2.1.3 杉木林

    杉木林主要分布于一些国营林场的低丘下部和沟谷地段,外貌呈深绿色,整齐,植株分布均匀,杉木高约6-8米。林下灌木层常见的种类有黄瑞木、山苍子、九节,此外还散生着三桠苦、粗叶榕和野牡丹。草本层以乌毛蕨最多,其他常见的植物有淡竹叶、短叶黍、芒萁。藤本植物有乌敛莓、玉叶金花和菝葜等。

2.2 亚热带针阔叶混交林

    东莞的亚热带针阔叶混交林多为改造马尾松纯林而人工种植一些阔叶树种所形成的(如长安莲花山自然保护区),少数是马尾松林中自然侵入一些阔叶树种如山乌桕、鸭脚木、黄牛木、白楸、木荷、樟树等而形成的。林下植被主要有野漆树、豺皮樟、三桠苦、山乌桕、鬼灯笼、和乌毛蕨、芒箕等;藤本植物较丰富,常见的有山蒌、粪箕笃、鸡眼藤、念珠藤、拔葜等。

2.3 低山丘陵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低山丘陵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一种湿润性的亚热带森林,由于海拔较高,生境温暖湿润,组成树种以壳斗科为主,其次为樟科、山茶科和金缕梅科等,群落外貌终年常绿。本植被类型分布于谢岗、清溪、大屏嶂林场等地,分布地海拔一般在400-700米左右。

2.3.1 红花荷―蕈树―壳菜果群落

    在谢岗镇海拔500m以上低山上部,建群树种以红花荷、蕈树、壳菜果、木荷为主,灌木层一般高1-3米,种类比较丰富,主要种类有杜茎山、变叶树参、鼠刺、厚皮香、密花树。藤本植物种类有菝葜(Smilax spp.)、买麻藤(Gnetum spp.)、酸藤子(Embelia spp.)。草本植物多为土麦冬以及乌毛蕨、扇叶铁线蕨、狗脊蕨等蕨类植物。

2.3.2 黄樟―青冈―黄杞群落

    在清溪和大屏嶂等地,乔木层以黄樟、青冈、黄杞为建群种,灌木层常见种类有罗伞树、狗骨柴、草珊瑚、九节等。藤本植物有鸡血藤(Millettia spp.)、菝葜以及清香藤、匙羹藤、锡叶藤。草本植物较少,常见的有芒萁、土麦冬等。

2.4 低丘台地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

    低丘台地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是我国南亚热带地带性顶极群落类型,外貌上是终年常绿,但仍然随着一年中的干、湿季而有着比较明显的季相变化,组成种类相当丰富,主要以樟科、桃金娘科、桑科、山茶科、蝶形花科、大戟科、茜草科、芸香科、紫金牛科以及冬青科等热带亚热带的种、属为主。东莞原生的低丘台地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在人类长期的频繁活动影响下,现已大部分消失殆尽,仅有的是保育成林或作为村边风水林而得以保存。

2.4.1 山乌桕―鸭脚木群落

    本群落主要分布于大岭山林场、大屏嶂林场以及清溪林场等一些沟谷地段,由灌丛林停止砍伐后自然演替而成,呈小块状分布,一般只有几公顷 。乔木树高一般6~10米,胸径一般5~10厘米,郁闭度在0.6左右 。群落组成种类较多,但以阳性先锋树种为主。除建群种山乌桕和鸭脚木外,常见的还有白楸、黄牛木、亮叶猴耳环、野漆树、鼠刺、降真香等。下层灌木和草本均不多,主要有九节、紫玉盘、假鹰爪、罗伞树、扇叶铁线蕨、大叶苔草、珍珠茅等。藤本植物一般较丰富,常见的有藤檀、山鸡血藤、鸡眼藤、海金沙、拔葜等。

2.4.2 木荷―樟树―降真香群落

    本群落主要分布于谢岗镇南面等地,群落由原生林遭反复砍伐而成,目前呈灌丛林状态。群落结构简单,乔木层组成种类主要有木荷、樟树、降真香、猴耳环、亮叶猴耳环、红车、白车、白木香、白桂木等。灌木主要有九节、罗伞树、朱砂根和一些上层乔木的幼树如猴耳环、木荷、樟树等,盖度约为50 %。草本植物较少,常见的种类有乌毛蕨、金毛狗、狗脊蕨、淡竹叶、沿阶草等。常见藤本有藤檀、锡叶藤、山鸡血藤、毛相思子、拔葜、紫玉盘等。

2.4.3 水翁―猴耳环―假苹婆群落

    本群落主要分布于大屏障林场、大岭山林场、银屏山森林公园的一些山谷地段,沿水溪分布,是南亚热带沟谷雨林的演替阶段类型。组成种类除建群种外,常见的还有蒲桃、红鳞蒲桃、嘉赐树、山杜英、亮叶猴耳环等。主要灌木有罗伞树、紫玉盘、假鹰爪、朱砂根、云南银柴、鸭脚木等;草本植物不多,且以大型草本为主,如露兜草、金毛狗、华南紫萁、高杆珍珠茅等;藤本植物较多,主要有藤檀、天香藤、锡叶藤、紫玉盘、瓜馥木、山木通等。

2.4.4 华润楠―乌榄―猴耳环群落

    本群落分布于大岭山镇马山庙附近的风水林内,面积较小。群落可分为4 层,其中乔木2层,灌草各1 层。上层乔木8~15米,林分郁闭度达0.9;灌木层种类不多,盖度约40%,主要有假苹婆、华卫矛、罗伞树、猴耳环、粗叶榕、银柴、九节、箬竹等;草本植物较少,只有半边旗、扇叶铁线蕨、淡竹叶、圆叶鳞始蕨等几种;草本层盖度约为10%。常见藤本有藤檀、锡叶藤、红叶藤、紫玉盘、海金沙等。

2.4.4 越南山龙眼―银柴―阴香群落

    本群落位于东莞市大岭山镇大沙村、鸡翅岭村、金橘村风水林内,郁闭度约为0.85,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以及由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构成的层片结构。乔木层分为3层,第1乔木亚层高约15~20米,种类较少,主要由越南山龙眼、银柴、桂木等优势树种的高大植株组成。同时,还有零星的楝叶吴茱萸、青果榕、木荷、五月茶以及乌榄个体。第2乔木亚层高度在8~13m之间,以阴香、红鳞蒲桃、假苹婆、华润楠、鸭脚木、蒲桃、香叶树、猴耳环、黄樟和樟树。第3乔木亚层高3~8m,以鱼骨木、潺槁树、嘉赐树、假玉桂、土沉香、山蒲桃为主,该层与第1、2亚层相比,在种类和数量均占优势。灌木层高度为1~3米,植物种类丰富,以九节、假鹰爪、罗伞树、朱砂根等耐阴植物和银柴幼树占绝对优势,鲫鱼胆、粗叶榕、土蜜树、破布叶、香港大沙叶、三桠苦、香楠、梅叶冬青、黄瑞木、豺皮樟、白背叶、龙船花以及栀子等种类也较为常见。草本层大多数以蕨类植物和乔灌木幼苗组成。常见的蕨类植物有半边旗、扇叶铁线蕨、乌毛蕨等,并以局部连续成片分布形式在样地出现。草本被子植物如土麦冬、海芋、淡竹叶分布稀疏且极不均匀。藤本植物种类较多,大型的木质藤本有、罗浮买麻藤、青江藤、天香藤。常见的种类有菝葜、鸡矢藤、锡叶藤、扭肚藤、玉叶金花和海金沙等,附生植物较少,偶见石柑和蔓九节。

2.4.5 黄桐―臀果木―猴耳环群落

    本群落位于东莞市凤岗镇碧湖村以及清溪镇杨梅坑村风水林内。群落的垂直结构分化明显,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以及由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构成的层片结构。乔木层分为3层,第1乔木亚层高约15~20米,种类较少,主要由黄桐和臀果木两个优势树种的高大植株组成。同时,还有零星的猴耳环、青果榕、山杜英以及楝叶吴茱萸个体。最高的1株为黄桐高达21.5米,胸径达78厘米,平均冠幅为16×14米。第2乔木亚层高度在9~13米之间,以浙江润楠、越南山龙眼、嘉赐树和猴耳环为主,上层的臀果木和黄桐在本亚层也有较多分布。第3 乔木亚层高3~8米,共有植物19种332株,以银柴、臀果木、浙江润楠、小盘木、假苹婆、肉实树以及光叶白颜树为主。该层与第1、2亚层相比,在种类和数量均占优势。灌木层高度为1~3米,植物种类丰富,以九节、罗伞树等耐阴植物和银柴幼树占绝对优势,鲫鱼胆、粗叶榕以及栀子等种类也较为常见。此外,上层乔木的幼树也是该层的重要成员。草本层大多数以蕨类植物和乔灌木幼苗组成。常见的蕨类植物有半边旗、扇叶铁线蕨、新月蕨等,并以局部连续成片分布形式在样地出现。草本被子植物如土麦冬分布稀疏且极不均匀。草珊瑚和朱砂根的幼苗也是该层的常见组成种类。藤本植物种类不多,数量较少,常见的种类有小叶买麻藤、锡叶藤、假鹰爪、玉叶金花和海金沙等,附生植物较少,偶见山蒌和蔓九节。

2.5 红树林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盐土上的常绿木本植物群落。红树林群落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红树科(Rhizophoraceae)的植物。这些植物具有特殊的生理特征和形成结构,如细胞的渗透压很高,具有发达的支柱根和呼吸根,树皮含丰富的单宁,具有“胎生”现象等。

    东莞地处南亚热带南缘,具有广阔的海岸线以及河口滩涂,这些地方是适合红树植物生长繁衍的。但由于过去人为干扰破坏严重,未受破坏而发育较成熟的红树林已不复存在。目前,红树林只在长安镇的一些海堤外和河口滩涂还有小块状残存分布,主要种类有老鼠?、桐花树、秋茄、鱼藤以及近年由孟加拉国引入无瓣海桑等。

2.6 山顶常绿灌丛

    山顶常绿灌丛是一种特殊的山林类型,是在一定海拔高度上由人为干扰或山脊等地形条件所引起的山林变型。

    东莞的山顶常绿灌丛主要分布于一些陡峭坡地和低山上部,在清溪林场和大岭山、黄江等镇皆有分布,主要有两个类型∶一种是在人为干扰之后,自然演替而成的次生常绿灌丛,主要的建群种类有鸭脚木、降真香、银柴、三桠苦、鼠刺等;二是分布于山坡脊地,随着阳性先锋种侵入由草丛演替而来,优势种有桃金娘、豺皮樟,偶有米碎花、黑面神、野牡丹、山芝麻。

2.7 亚热带草坡

    亚热带草坡是分布在亚热带丘陵和山地上的植被类型,由芒萁或多年生禾草等中生性植物为主所组成,并散生有常绿的灌木。东莞大多数的草坡植被是由于原有森林受到人为干扰以及山火破坏之后而产生的,但局部也有些是由于土壤极度贫瘠以及季节性干旱的交替影响而产生的。

    本植被类型在东莞的分布面积较小,主要分布于大岭山、清溪以及谢岗等镇区的低陵台地的山脊和坡地上,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

2.7.1 中生性亚热带草坡

    中生性亚热带草坡主要由桃金娘、岗松、豺皮樟等灌木和一些禾草植物白茅、画眉草及芒萁等组成。

2.7.2 旱中生性亚热带草坡

    旱中生性亚热带草坡由于土壤旱瘠而石砾多,以岗松、桃金娘、山芝麻和耐旱的禾草类如鹧鸪草、纤毛鸭嘴草等组成。

2.7.3 山地亚热带草坡

    在银屏山森林公园海拔700-800米的山坡和山脊上,分布有山地亚热带草坡。灌木主要有映山红、吊钟花以及乌饭树,草本植物由白茅、五节芒占优势,偶见地?和米碎花等。

2.8 海滨河口沼泽植被

    沼泽植被是一种生长于土壤过渡潮湿生境中的湿生植物群落。组成沼泽植被的植物种类通常以草本植物为主,其中又以莎草科的种类占优势,并有一些禾本科的植物。

    东莞的沼泽植被仅分布在珠江的河口地区。由于经常受海潮与河水的浸淹,淤泥可深达1-1.5米。该植被类型的群落组成种类极为简单,优势种明显,以短叶茳芏和芦苇为主,通常分布于沼泽向海的外缘,面积较小。

2.9 经济林

    东莞是全国闻名的荔枝(Litchi chinensis)之乡,以往在坡地种植荔枝是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主栽品种以中迟熟的妃子笑、桂味、糯米糍、淮枝等为主。此外,也有较大面积的龙眼和芒果果树。

2.10 人工植被

2.10.1 竹林

    东莞的竹林主要分布于同沙林场和大朗、桥头等镇,种类以青皮竹为主,还有少量的毛竹和其它杂竹。林下植物通常稀少。

2.10.2 相思林

    东莞的相思林都是人工种植的相思类林分,主要有大叶相思、马占相思、台湾相思、黑木相思、厚荚相思、绢毛相思等,多为中龄林。大部分的相思类植物具有固氮作用,可增加森林土壤的肥力,是以往造林的先锋树种。

2.10.2 桉树林

    目前,东莞的桉林面积较大,主要桉树种类有尾叶桉、窿缘桉、柠檬桉、巨尾桉等,大部分是 80 年代后期造林的,并以樟木头林场分布面积最大。

参考文献

广东植物研究所编.1976.广东植被.北京:科学出版社

王登峰,曹洪麟.1999.东莞市主要植被类型与生态公益林建设. 广东林业科技, 15(2):22-27

杨加志,苏志尧,许月明.2004.东莞大屏嶂森林公园的现状植被及林分改造对策.生态科学,23(2):144-146

刘颂颂,叶永昌,张柱森,等.2005.东莞大岭山村边自然次生林群落物种组成特征及其对区域物种库的贡献.广东林业科技,21(4):18-22

吕浩荣,刘颂颂,叶永昌,等.2009.人为干扰对风水林群落树种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生态学杂志,28 (4): 613-619

吕浩荣,刘颂颂,叶永昌,等.2009.东莞凤岗镇臀果木-黄桐风水林群落特征分析.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17(2):137-145


??